关灯
护眼
字体:

眠春山 第109节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原先铺子外头木板全都掉了漆, 徐祯仔仔细细打磨后,油了一层漆,至于可以拆卸的房门板,倒是暂时没管它。

屋里原本的地板也朽坏了, 拆掉重新换杉木板, 徐祯一个人是忙不过来的, 三德叔领着十来个徒弟过来,补墙锯木装板,叮铃哐啷忙了十来天才好。

进店前先是半包的柜桌,铺一张红布,靠墙边放一个大陶罐压住, 陶罐也栓了红布扭打出来的红花,插了好几树红珠子。

墙上拉了小半根麻绳, 用夹子夹了一张张长短不一的喜笺。

姜青禾搭了梯子, 在天花板处挂上一长串圆圆的小灯笼, 她进山砍了竹子, 自己编的, 一个拳头大,用红纸糊的也快。

一串串红灯笼挂下来, 让原本阴暗的屋子顿时添了几分喜色。等靠左侧墙的木架子搁上后, 木杆上挂满了对联, 高矮不一。

靠边摆了两个对斜的展柜, 到人腰间, 有很多空格,上下两层的柜子都装了各色的红剪纸。

用来跟这个区域间隔开的是一面木质屏风, 很高又宽,上头那部分贴了个囍字。

后面挂了布盖头, 还有张长桌,置了大小不一的格子,有铜丝缠了红珠子的手串,大小木珠穿起来的项链、毛线勾出来的红头花,以及插在木罐里的各种木头簪子,有流苏的也有串珠的,还有发套和梳子等等。

墙上挂了一面较大的圆镜子,虽然并不是纤毫可见,但也算得上清晰。姜青禾当时买的时候跟那个店家磨了好久,才从一两讲到八百个钱。

这个镜子的高度正好坐下来,想要试试红盖头、首饰时,能够抬头便瞧见镜中的自己。其他便是一排草编染色的盒子、篓子、罐子,还有不少干果等等,另外间铺子用了红布隔开,那里是扇子、草鞋等时令用品。

等该装的东西全都装进去后,这铺子也越发像样了,再装上新漆的牌匾,两边挂上红灯笼,另有一面红布幌子,就算在这条街上也是扎眼的。

到了初三那日,又正逢小市的日子,可谓极热闹。

姜青禾早早来了铺子,穿了件红外衫,她也给蔓蔓穿上一身的红,徐祯没好意思,照旧穿了一身蓝。

蔓蔓在满屋乱窜,而起早正凉着的天气,姜青禾的背上渗出一层汗水,她的手都黏哒哒的。不时瞧瞧东西摆好了没,又或是再瞅一遍价格,还默念几遍免得等会儿磕磕巴巴的。

也不让徐祯闲着,让他去瞧瞧鞭炮挂好了没,别等会儿打不起来。

今天来给她搭把手的是土长和苗阿婆,两人来回在屋里踱步,吉时还没到。

土长开始站在门口往远处张望,嘴里喃喃,“也不晓得大花那几个丫头,能不能喊些人来?”

她口中惦记的宋大花,正在小市人流最多的地方,带着虎妮和湾里其他能说会道的婆娘,围在别人边上闲扯。

“你晓得不?”宋大花嗓子很响,力求旁边十来人都能听到,她扯着虎妮的衣裳,“哎,那正东路对街开了家喜铺子,你瞧见了没?”

本来旁边被她勾起好奇心,驻足听她准备说点啥的人,听见开了家铺子,顿觉没味味子,挎着篮子迈步往前走。

虎妮见了她们往前走,急了,立马搭腔道:“你说那家,俺晓得,今天开张是不,还送东西嘞!”

“送啥东西哩,”一个大娘钻进两人的缝隙中间,瞅着虎妮的脸问道。

宋大花则拉着她,神情极度惊讶地表示:“婶你晓得送啥不,送鸡蛋鸭蛋嘞!人家阔气不,白送的一个蛋,谁不要谁脑瓜有包。俺是瞧你面善才跟你说的,旁人都懒得告诉她,到的早才有哩。”

“咦,你说的是真的不?别诓人,俺都这一把岁数了,走到那道去可得走上会儿,别到了又说没有,”那大娘明显心动了,拽拽自己的篮子,又瞅眼边上。

白得一个蛋,对于她们来说,诱惑力也是很大的,走几步路算个啥。只要得了蛋,不煮拿回家去,倒点滚水冲一冲,搁点糖又补人。

大娘一犹豫的功夫,四五个老太太围上来七嘴八舌地问,“真送蛋阿?”

“就正东路那家喜铺子?”

“送几个啊,一个啊,一个也成啊,”

宋大花掏出怀里温热的鸡蛋往她们跟前戳,“俺跟你们赌咒,你们自个儿瞅,这真是俺领到的,再晚点去赶上人家吉时可就得好等了。”

“走走走,”一群大娘当即往城门里走,完全抛下了逛逛其他铺子的念头,一心往那边赶。

除了宋大花吆喝外,其他几人也分布在其间鼓捣,所以一时往正东路去的人越发多了,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往那走。

路上碰见的路人不明所以,忙叫了几个人问他们做啥去,有人不想说,也有人嘴直口快,忙说白领一个蛋去。

这一说可不得了,又有一波人赶紧混进去,白拿一个蛋的好事,她们也得去瞅瞅。

等到了正东路那,队伍从几十变成了两百来人,不少大娘都抱怨,早知道管住自己那张嘴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